来吧,加入我们,不要只是一个人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
x
在这坐享“衣成”的时代,传统的织布技术似乎已成为现代人遥远的“故事”。
小时侯总觉得纺纱织布是件奇妙事,总想弄明白一丝一缕的线究竟是如何被织成布的。 据奶奶说说,他们那个年代,织布机在过去是乡民的重要家当。它织出的布,新密人称之为粗布。
从小在奶奶家院子里玩,所以很清楚织布程序太复杂。要经过纺线、倒线、浆线、排线等工序以后,再用带线的梭子左右穿行。左手把梭子送向右边,右手接住,这时把机头拉回,把线压紧,再把下线踩下去;然后,右手再把梭子投向左边,左手接住,把机头拉回压紧,再把下线踩上来,这样循环往复。织布时,双手和两脚要互相配合协调,才能把布织得平整、光滑,没有疵点。
在儿时的记忆里,奶奶的织布机总是不停地转动,奶奶总是在织布,不知疲惫。整个过程身心都不可懈怠,稍有不慎,那绵绵长长的布匹就会粗细不匀或断开。
那种简单的木制织布机也就消隐在人们的视线里。然而在奶奶眼里,手工粗布仍然是最好的,她为每个出嫁的女儿都准备了十几个床单。它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褪色并且也不易搓起,不起球不卷边,舒适透气吸汗能力强。
虽然手工织布逐渐被机器织布所取代。但是,很多家庭会购买类似玩具“迷你型台式织布机”,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亲子游戏呢。纺织出来的作品也风格各异,可以做成包包,也可以做成壁画!甚是有趣。
|